1、酚类同分异构体:含有苯环结构,且在苯环上有羟基(-OH)和乙基(-C2H5)的取代基。存在邻位、间位和对位三种取代方式,因此有三种同分异构体。 芳香醇类同分异构体:苯环上有一个甲基(-CH3)和一个羟基(-OH),同样存在邻位、间位和对位三种取代方式,因此也有三种同分异构体。
2、乙酸的两个C不分开的话,就一种。在苯环上,如果甲基占一个位置,羧基可以在它的邻位,间位,或者对位上。有三种情况。
3、那么,乙基的位置也有三种,他们分别叫对乙基苯甲酸、邻乙基苯甲酸和对乙基苯甲酸。所以,上述是同分异构体。你所追问符合这三个条件的只有三种。分别是二甲基苯乙酸、乙酸苯甲酯(乙酸和苯甲醇形成的酯)、苯甲酸乙酯(苯甲酸和乙醇形成有酯),它们的官能团分别是:羧基、酯基和酯基。
4、同分异构体数 = 2的(n-4)次方 + 1 (n大于等于4小于等于7)n小于4的就一个。
5、当然也可以由它变化——将甲基移动苯环上其它两位置则形成另外两种同分异构体。
6、苯丙酸的同分异构体有很多,至少16种。在这画不出来。你可以根据类别找同分异构体:一类是酸,一类是酯。然后再把酸和酯进行细化。以酸为例:取代苯环一个氢的情况有2个,取代苯环2个氢的有6个,取代苯环3个氢的有4个。

1、甲苯光照氯化得苄基氯,与镁反应得格氏试剂,再于CO2反应, 得苯乙酸。部分用LiAlH4 还原,得苯乙醇, 苯乙酸和苯乙醇在酸性催化酯化, 得所需产物。
2、用甲苯为原料,c6H5CH3+Br2=C6H5CH3Br+HBr条件光照,然后C6H5CH2Br+NAOH=C6H5CH2OH+NABR条件是水溶液加热。再和氧气氧化成C6H5CHO再氧化成C6H5COOH.制取一些物质可以倒着推,这样会很容易,在高中常用这种方法。
3、甲苯和乙醇可以用于合成苯乙烯。其合成步骤如下:将甲苯和乙醇混合加热至160-170°C,通入空气使其氧化。氧化反应生成乙酰乙酸,将反应混合物加水后中和。中和后的物质加热至150°C左右脱水,生成苯乙酸。在120°C下,苯乙酸与乙醇发生酯化反应,生成苯乙酸乙酯。以上步骤经过多次重复,可得到苯乙烯。
4、KCN 也可以。但是Zn(CN)2不可以,CuCN不可以。因为NaCN和KCN(小心啊,剧毒滴)都是离子化合物,其中的CN-的确是负离子状态,化学活性高;而Zn(CN)2和CuCN中的CN与金属连接的比较紧密,类似共价键或者络合物,所以CN活性不好,于是不适合这类反应。
以甲苯为原料合成对硝基苯甲酸方程式是:甲苯+HNO3=对硝基甲苯+水。硝基苯甲酸有邻(o-)、间(m-)、对(p-)三种异构体。邻硝基苯甲酸,浅黄色晶体,熔点147~148℃,密度58g/cm3。间硝基苯甲酸,浅黄色固体,熔点142℃,相对密度494。
目前制备对硝基苯甲酸主要有两种方法:一是由对硝基甲苯为原料,在硫酸存在下,于55℃以重铬酸钠进行氧化反应,生成对硝基苯甲酸反应液,反应液经过滤、离心脱水、水洗干燥,即得成品。二是对硝基乙苯催化氧化产生的副产物,副产物经适当处理可以得到79%左右的对硝基苯甲酸。
甲苯与硝酸反应,可以合成对硝基苯甲酸,化学方程式为:甲苯 + HNO3 → 对硝基甲苯 + 水。 硝基苯甲酸的异构体 硝基苯甲酸存在三种异构体:邻(o-)、间(m-)、对(p-)。 邻硝基苯甲酸 邻硝基苯甲酸是浅黄色晶体,熔点为147~148℃,密度为58g/cm。
在某些情况下,合成对硝基苯甲酸可能涉及氧化反应。例如,当使用甲苯作为原料时,首先通过硝化反应生成对硝基甲苯,然后通过氧化反应将对硝基甲苯氧化为对硝基苯甲酸。
在某些情况下,合成对硝基苯甲酸可能还需要进行氧化反应。例如,当原料为甲苯时,首先通过硝化反应生成对硝基甲苯,然后通过氧化反应将对硝基甲苯氧化为对硝基苯甲酸。
生成对硝基甲苯。化学式为:C6H5CH3 + HONO2 → CH3C6H4-p-NO2 + H2O。 对硝基甲苯进一步与高锰酸钾反应,生成对硝基苯甲酸。该反应的产物取决于高锰酸钾的浓度、温度和体系的酸度。注意:在描述化学反应时,无需详细写出所有中间产物,注明转化关系和反应条件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