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样品与R1酶显色剂混合时,试剂中的聚阴离子和两性离子表面活性剂保护LDL不与实际中的酶反应,仅仅作用与nonLDL脂蛋白[包括乳糜微粒(CM)、极低密度脂蛋白(VLDL)和高密度脂蛋白(LDL)]反应,释放胆固醇,与酶作用产生的过氧化化氢因缺乏色原被过氧化物酶分解成水而消除。
VLDL大小为30-80nm,含有甘油三酯、胆固醇、胆固醇酯和磷脂,甘油三酯(TG)占60%,胆固醇(TC)占20%,载脂蛋白占10%,其他成份10%。蛋白质部分为ApoAⅠ、AⅣ、B100、C、E等。VLDL在肝脏合成,利用来自脂库的脂肪酸作为合成材料,其中胆固醇来自CM残粒及肝自身合成的部分。
低密度脂蛋白是由极低密度脂蛋白转变而来的。低密度脂蛋白的主要功能是把胆固醇运输到全身各处细胞,但主要是运输到肝脏合成胆酸。每种脂蛋白都携带有一定量的胆固醇,但体内携带胆固醇最多的脂蛋白是低密度脂蛋白。体内三分之二的低密度脂蛋白是通过受体介导途径吸收入肝和肝外组织,经代谢而清除的。
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ow-density lipoprotein cholesterol,LDL-C)是人体内一种常见的脂质分子,它代表了血液中的一种胆固醇类物质。胆固醇可以通过食物进入人体,亦可由肝脏合成。胆固醇以脂蛋白为载体在血液中运输,其中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是一种代表性的脂蛋白成分。
极低密度脂蛋白VLDL是运输内源性甘油三酯的主要形式。正常人的极低密度脂蛋白大部分代谢变成低密度脂蛋白。这类脂蛋白由于携带胆固醇数量相对较少,且它们的颗粒相对较大,不易透过血管内膜。因此,正常的极低密度脂蛋白没有致动脉硬化作用,像乳糜微粒一样也不是冠心病的主要危险因素。

1、见于高脂血症、动脉粥样硬化 、糖尿病、肾病综合征 、甲状腺功能减退 、胆总管 阻塞、高血压(部分),以及摄入维生素A、维生素D等药物。
2、非病理性因素 (1)饮食不均衡,摄入的脂肪过高。(2)吸烟饮酒引起的偏高。(3)运动量过大、剧烈运动能显著升高高密度脂蛋白。(4)超重和肥胖的人容易引起低密度脂蛋白偏高。病理性因素 (1)肝功能异常、肝炎患者 (2)动脉粥样硬化,高血压、心血管疾病。
3、非病理性因素 饮食不均衡,摄入的脂肪过高。吸烟饮酒引起的偏高。运动量过大、剧烈运动能显著升高高密度脂蛋白。超重和肥胖的人容易引起低密度脂蛋白偏高。病理性因素 肝功能异常、肝炎患者。动脉粥样硬化,高血压、心血管疾病。
1、低密度脂蛋白(LDL):VLDL的分解代谢易被氧化,易进入动脉内壁,有较强的致动脉粥样硬化作用。高密度脂蛋白(HDL):肝脏合成,小部分在小肠合成,促进动脉壁移出胆固醇。
2、极低密度脂蛋白:由肝细胞生成,也富含甘油三酯,主要功能是运输肝中由糖转变生成的内源性甘油三酯和胆固醇到肝外组织供利用或储存。低密度脂蛋白:人血浆中低密度脂蛋白由极低密度脂蛋白转变生成,其生理功能是运输肝中合成的内源性胆固醇到全身各组织供利用的主要脂蛋白。
3、【答案】:血浆脂蛋白主要包括CM、VLDL、LDL、和HDL四大类。CM由小肠黏膜细胞合成,功能是运输外源性甘油三酯和胆固醇。VLDL由肝细胞合成和分泌,功能是运输内源性甘油三酯和胆固醇。LDL由VLDL在血浆中转化而来,功能是转运内源性胆固醇到肝外组织。
4、高密度脂蛋白(HDL,063-210g/cm3),也是在肝脏中生成,可能负责清除细胞膜上过量的胆固醇。当血浆中的卵磷脂:胆固醇酰基转移酶(Lecithin cholesterol acyltransferase, LCAT)将卵磷脂上的脂肪酸残基转移到胆固醇上生成胆固醇脂时,HDL将这些胆固醇脂运输到肝。肝脏将过量的胆固醇转化为胆汁酸。
日常生活中,时动动量过大。摄入脂肪过低,饮食不合理。如过多摄入青菜和水果等清淡的食物,而动物的内脏等含脂肪较多的食物摄入量过少。肝脏代谢异常及低密度脂蛋白肝脏合成障碍都会引起低密度脂蛋白偏低,也就是我们常说的肝功能异常。
你好,你说的情况考虑是由于长期素食或服用降脂药物引起的。建议保持心情舒畅,加强营养,适当食用肉蛋类食物,适当进行体育锻炼,忌烟酒,祝健康。
低密度脂蛋白偏低的原因主要是由于生活中饮食不合理,摄入脂肪过低造成的,有些人过度减肥造成低密度脂蛋白偏低会严重影响身体健康。另外肝病患者肝脏代谢异常及低密度脂蛋白肝脏合成障碍都会引起低密度脂蛋白偏低。
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偏低的原因是生活中饮食不合理,摄入脂肪过低造成的。低密度脂蛋白指一类及范围的脂蛋白粒子,有着约18-25纳米直径的大小,负责在血液内运载脂肪酸分子至全身供细胞使用。它是由肝脏所产生的极低密度脂蛋白的最终阶段。它只包含有载体蛋白B-100(即一种有4536种氨基酸的蛋白质)。
低密度脂蛋白偏低的原因 总体来说低密度脂蛋白偏低的原因主要是由于生活中饮食不合理,摄入脂肪过低造成的,有些人过度减肥造成低密度脂蛋白偏低会严重影响身体健康。另外肝病患者肝脏代谢异常及低密度脂蛋白肝脏合成障碍都会引起低密度脂蛋白偏低。
一种密度较低(019~063 g/cm3)的血浆脂蛋白,约含25%蛋白质与49%胆固醇及胆固醇酯。颗粒直径为18~25 nm,分子量为3×106。电泳时其区带与β球蛋白共迁移。在血浆中起转运内源性胆固醇及胆固醇酯的作用。其浓度升高与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病率增加有关。
斑块形成动脉粥样硬化性 如果血液中LDL-C浓度升高[1],它将沉积于心脑等部位血管的动脉壁内,逐渐形成动脉粥样硬化性斑块,阻塞相应的血管,最后可以引起冠心病、脑卒中和外周动脉病等致死致残的严重性疾病。
低密度脂蛋白是一种运载胆固醇进入外周组织细胞的脂蛋白颗粒,可被氧化成氧化低密度脂蛋白,当低密度脂蛋白,尤其是氧化修饰的低密度脂蛋白(OX-LDL)过量时,它携带的胆固醇便积存在动脉壁上,久了容易引起动脉硬化。因此低密度脂蛋白被称为“坏的胆固醇”。
低密度脂蛋白是脂蛋白其中的一种,它的主要成份是胆固醇。临床上通过测定胆固醇、甘油三脂、低密度脂蛋白、高密度脂蛋白等,来综合判定血脂增高的程度与类型。血脂增高是引起动脉硬化、高血压及冠心病等心脑血管疾病的一个重要危险因素。
建议:你好,低密度脂蛋白(LDL)是由极低密度脂蛋白(VLDL)转变而来的。LDL的主要功能是把胆固醇运输到全身各处细胞,但主要是运输到肝脏合成胆酸。每种脂蛋白都携带有一定量的胆固醇,但体内携带胆固醇最多的脂蛋白是LDL。
低密度脂蛋白 低密度脂蛋白(LDL)是由极低密度脂蛋白(VLDL)转变而来。主要功能是把胆固醇运输到全身各处细胞,运输到肝脏合成胆酸。高密度脂蛋白 高密度脂蛋白为血清蛋白之一。缩写为HDL。由于可输出胆固醇促进胆固醇的代谢,所以现在作为动脉硬化预防因子而受到重视。
1、极低密度脂蛋白,是由肝脏利用乳糜颗粒残粒、胆汁酸、脂肪酸、糖和蛋白质的中间代谢物与肝脏内合成的载脂蛋白组成的一种脂蛋白。VLDL大小为30-80nm,含有甘油三酯、胆固醇、胆固醇酯和磷脂,甘油三酯(TG)占60%,胆固醇(TC)占20%,载脂蛋白占10%,其他成份10%。
2、极低密度脂蛋白:极低密度脂蛋白,是由肝脏利用乳糜颗粒残粒、胆汁酸、脂肪酸、糖和蛋白质的中间代谢物与肝脏内合成的载脂蛋白组成的一种脂蛋白。因其密度极低(0.96~063),分子大小为25~80NNL,内含三酰甘油60%。
3、极低密度脂蛋白VLDL是运输内源性甘油三酯的主要形式。正常人的极低密度脂蛋白大部分代谢变成低密度脂蛋白。这类脂蛋白由于携带胆固醇数量相对较少,且它们的颗粒相对较大,不易透过血管内膜。因此,正常的极低密度脂蛋白没有致动脉硬化作用,像乳糜微粒一样也不是冠心病的主要危险因素。
4、问题分析: 低密度脂蛋白(LDL)是血脂6项的指标之一,是由极低密度脂蛋白转变而来的,富含胆固醇的脂蛋白,其主要功能是把胆固醇运输到全身各处细胞,运输到肝脏合成胆酸。 意见建议: 低密度脂蛋白是人体重要的血脂衡量指标,如果过度减肥,饮食不合理,摄入脂肪过低造成,也可影响人体身体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