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先,我们需要将盐水的密度从克/立方厘米转换为千克/立方米,以便与题目中给出的密度单位一致。盐水的密度 = 2克/立方厘米 = 2 × 10^3千克/立方米。 接下来,我们设需要加入的水的质量为x克。加入水后,盐水的总质量将变为600克 + x克,而盐的质量保持不变。
空气中声速为340m/s)解:设人离一峭壁的距离为x,离另一峭壁的距离为1200-x则声音到两峭壁并返回的时间分别为:2x/340,2(1200-x)/340.由题意,2x/340-2(1200-x)/340=5解得x=1025,1200-x=175所以人离两峭壁的距离分别为1025米和175米。
在解决物理密度计算题时,可以运用极值法来简化问题。比如,在第一道题目中,假设全部液体为酒精,则其密度为0.8×103kg/m3。若含水量为10%,设总质量为M,那么酒精的质量为90%M(千克),水的质量为10%M。根据密度公式,酒精的体积为9/8×10-3m3,水的体积为0.1×10-3m3。
cm3)一个瓶子能盛1千克水,用这个瓶子能盛多少千克酒精?(0.8kg)有一空瓶子质量是50克,装满水后称得总质量为250克,装满另一种液体称得总质量为200克,求这种液体的密度。
答案是铁球最轻,铅球最重。已知:纯铁密度:8g/cm^3;铅的密度:13g/cm^3;纯铜的密度:9g/cm^求:G铜、G铁、G铅=?解:设测力计上的示数同为T,物体体积为V。
在八年级上册物理中,求解密度的题目是常见的练习。比如,一个质量为54克、体积为20立方厘米的金属块,它的密度是多少?这道题可以通过密度公式ρ=m/V来解将已知数据代入公式,可以得出ρ=7克/立方厘米,即7×103千克/立方米。查密度表可知,此金属块是铝。
即:木条的密度是水的 5/4 倍;(4)至于合力问题,因为重力和浮力均在竖直方向上,而重力显然大于浮力;所以木条在“杯口”处(即A点)必然受到竖直向上的支持力——可分解为(或由它们合成):垂直于木条向上的支持力;沿木条向上的静摩擦力。
有1/2露出水面,可知这个物体的密度为水的密度的1/2,即0.5*10^3kg/m^3。当将这物体放入另一液体中时有1/4露出液面,可知这种液体的密度是这个物体密度的4倍,即2*10^3kg/m^3。
当提到100毫升水时,我们可以以一次性杯子、矿泉水瓶或普通易拉罐饮料等为参照物。在一次性杯子中,100毫升水大约占杯子容积的二分之一;在矿泉水瓶中,占五分之一;在普通易拉罐饮料中,占三分之一。 想象一个116毫升的杯子,其口径约为7厘米,高度约为6厘米。
当杯子倒扣在水中时,由于水中压强大于空气中压强,杯子里的空气被压缩,所以排开水的体积=杯子的体积+杯内空气的体积(压缩后的体积)。压缩后的体积=杯子的容积(空气原体积)-倒扣在水中进入杯内水的体积。不考虑杯子壁厚,排开水的体积小于杯子沉没水中的体积,因为水会进入杯子里面一部分。
ml水装杯子参照物有一次性杯子的二分之一左右,矿泉水瓶的五分之一左右,普通易拉罐饮料的三分之一左右。116ml杯子的口径为7cm,高度为6cm,100ml杯子的尺寸与这个差不多。市面上售卖的一次性杯子有220ml、250ml、180ml等规格,100ml的水装杯子大约相当于这些型号杯子的一半左右大小。

我们可以使用密度的定义来解决这道题。密度的定义是物体的质量除以物体的体积。首先,计算空气的质量。空气的质量等于锥形烧瓶加上塞子质量减去除去空气后的质量:空气质量 = (4523 - 4543)g = 0.8 g 接下来,我们需要计算行星表面大气的体积。
盐水的密度ρ1=M/V=105g/100cm3=05g/cm3=1050kg/m3 V水+V盐=100,V水=100—V盐。
求物体A的密度。 一个底面积为S1的圆筒形容器装有密度为A的液体,一个底面积为S2的圆柱形金属块通过定滑轮组悬挂,恰好浸没在液体中。当人拉动绳子,绳端移动了S,金属块未离开液面。求定滑轮对天花板的拉力变化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