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热液型钨矿床

1、热液型矿床一个重要特点是矿富、易选,矿石WO3品位多数在1%以上,大型矿床不少,但目前尚未发现超大型矿床。热液型钨矿主要是岩浆期后气液活动的产物。据物质组分和产出形态我国热液型钨矿主要有黑钨矿石英脉型、白钨矿萤石型、云英岩型、花岗岩接触带上的伟晶岩型以及变质热液型等类型。黑钨矿石英脉是热液型钨矿数量最多、经济意义最大的类型。

2、高温热液矿床 形成温度为300~500℃,常形成钨、锡、钼、铋、铍等矿床。如江西西华山钨矿为高中温热液矿床,为世界罕见的巨大钨矿床。中温热液矿床 形成温度约为200~300℃,为铜、铅、锌等多金属矿、硫铁矿等主要来源。如湖南桃林铅锌矿床。

3、物质来源及矿化特征,对区内矿床类型进行了划分(表2-1-2):主要有岩浆热液型矿床(钨、钼、锡、铅、锌、银、金、铜)、斑岩型矿床(钨、钼、铜、金)、矽卡岩型矿床(钨、铅、锌、银、铜)、石英脉型矿床(金)、热水喷流沉积型矿床(铜)、沉积-改造型矿床(银、铅、锌)及砂岩型矿床(金)。

4、岩浆作用是形成热液矿床的重要条件,总体来看,岩浆岩和火山岩发育区,热液矿床也较发育。而从局部地区来看,岩浆岩的发育程度与热液矿床的数量和规模间一般不存在明显的相关关系。华南地区的岩浆活动可分为火山作用和侵入作用。火山作用又可分为区域性的和局部性的。浙闽粤沿海火山岩带属区域性火山活动。

5、大气降水模式中生代大气降水与含钨花岗岩平衡交换,在350℃条件下,如果W/R比值为0.01左右,可得到与值分别为+6‰和-50‰左右,与西华山、大吉山等脉钨矿的值相符。但若考虑近代大气降水,则W/R值的变化不会促成大脉型钨矿床的形成。

石英岩质玉是玉吗?

石英岩质玉手镯是真玉,其主要区别体现在成分、产地、品种特性上。成分 石英岩质玉主要由粒状石英集合体组成,是一种致密的晶体结构。其质地坚硬,并具有一定的透明度,这些特性使其能够被加工成各种精美的玉石饰品,包括手镯。产地 石英岩质玉的产地多样,不同产地的玉石在质地、颜色上往往有不同的特点。

石英岩质玉是玉石的一种。以下是对石英岩质玉的详细解释和建议:石英岩质玉的定义 石英岩质玉是由粒状石英集合体组成的致密块体,其石英含量通常超过90%。这种玉石因主要成分为石英而得名,具有坚硬、耐磨、化学性质稳定等特点。

石英岩质玉是天然玉。以下是关于石英岩质玉的详细解释:天然属性 石英岩质玉是由颗粒形状的石英集合天然形成的,其主要成分是二氧化硅。

石英岩玉是一种天然玉石。以下是关于石英岩玉的详细解定义与成分 石英岩玉是一种硬度高、圆润度和光泽度良好的天然玉石。其内部主要由颗粒形状的石英集合而成,主要成分是二氧化硅。种类与结构 石英岩质玉包括玉髓、玛瑙、东陵玉、密玉、京白玉、木变石、金丝玉等多种类型。

石英岩玉是是石英材质的玉石,是由粒状石英集合体组成的致密块体,而且石英含量在90%以上,算是比较值钱的,价格一般在30-50元一克,而品质较好的可以达到100-300元一克。石英岩玉比较常见的有玉髓、玛瑙、金丝玉、东陵玉、净白玉等品种。

石英岩质玉是天然玉。以下是关于石英岩质玉的详细解释:天然形成:石英岩玉是由颗粒形状的石英集合天然形成的,其主要成分是二氧化硅。这种玉石具有半透明或透明的质感,颜色多样,包括透明的水晶、乳白色的乳石英、浅红色的蔷薇石英、紫色的紫水晶或紫英宝石,以及黄褐色的烟晶和茶晶等。

F石英脉构造应力场有限元数值模拟

1、从所模拟的F120成矿期剪应力等值线(图4-6)看,模型中各单元剪应力值最大为155 MPa,最小为37 MPa,除个别点外,剪切应力主要集中于40~80 MPa之间。与实测数据相比,模拟值与实测值之差均小于0 MPa,显示模拟结果可信。

2、F120石英脉位于矿区东北部(公峪矿区),是迄今发现的规模最大、品位最高的含金石英脉体,已探明的金储量约为3×103 kg。现根据已有的资料对其深部成矿前景做如下分析。1)构造应力场分析结果表明,矿体赋存部位的差应力值介于90~110 MPa之间;应力模拟分析也表明,现有的矿体可延伸至420 m标高附近。

3、剖面应力场数值模拟主要岩石力学参数如表5-6所示。表5-6 剖面应力场模拟岩石力学参数 计算分析 数学模型建立后,采用ANSYS有限元软件进行计算分析。

4、对含金石英脉体的构造分析表明,NE向的脉体规模较大、Au含量较高。野外调查发现,NE向构造主要在公峪-孟沟一带较为发育,而分布于矿区南部和西部的石英脉体的走向一般为NNE向,规模较小。2)构造应力场模拟结果表明,在公峪-孟沟一带的差应力值为85~100 MPa,有利于含金石英脉体的形成。

5、此外,差应力的大小也与矿体定位有关,在含金石英脉型矿体出露部位,差应力值为90~110 MPa,而角砾岩筒内矿体产出部位的差应力值一般为(70±5)MPa。

流体包裹体显微测温、盐度及密度

石英-辉钼矿脉阶段测得了三个包裹体,完全均一温度为251~440℃,平均327℃,盐度为368%~504%,平均437%;成矿晚期无矿石英脉阶段完全均一温度为194~393℃,平均274℃,盐度为387%~437%,平均397%,明显低于成矿阶段。

各类样品中石英流体包裹体的显微测温结果见表4-5。

流体包裹体大多呈椭圆形、圆形和不规则状,少量纯液相包裹体呈不规则状。流体包裹体主要有单相和两相包裹体,多数气液两相包裹体中的气相剧烈跳动。根据流体包裹体中物相种类并结合显微测温,在本区样品中区分出两大类型包裹体:①低盐度NaCl-H2O体系包裹体,简称为Ⅰ型包裹体。

石英砂的密度是多少

1、密度差异:石英砂的密度大约为65克/立方厘米,略低于石英石。石英石的密度范围在65克/立方厘米到75克/立方厘米之间,表明其密度更为紧密。 硬度差异:石英砂的硬度在莫氏硬度计上测量为7,显示出较高的硬度。石英石同样具有7的硬度,但由于其结晶结构更为致密,因此显得更为坚硬和耐磨。

2、石英的密度大约为65克/立方厘米。石英砂的密度则因粒度大小而有所不同,一般被认为是介于6至7之间。具体来说,石英砂的密度大约在2至3克/立方厘米,这与水的密度大约2倍相近。对于粒度约为100目的砂,由于粒子间隙较小,其整体密度不会降低太多。

3、石英砂密度为65,堆积密度(1-20目为6~8),20-200目为5。

4、石英砂的体积密度为63g/cm。 真密度是指物质的质量除以其真实体积。石英砂的真密度为64g/cm。 水砂系数是视密度与体积密度的比值。石英砂的水砂系数为0.62(63 / 64)。 砂子在携带砂液中的体积V可以通过水砂系数乘以堆积体积V得出。

石英脉细脉型钨矿如何计算其含脉率和含脉密度?

垂直于矿脉测量各个矿脉宽度之和与整体宽度相除即可得到含脉率。含脉密度是石英脉数量与总宽度的比值。

根据其脉体形态及产出部位又可进一步分为:内接触带大脉型,内接触带细脉带型,外接触带大脉型,外接触带细脉带型。所谓大脉型即脉幅一般大于10 cm的含矿石英脉,而脉带型是指脉幅2~10 cm的含钨石英脉,平行密集或链锁交错呈带状产出,含矿石英脉密度一般大于1条/m。

稀疏细脉带:脉带宽度8~40m,延深50~140m,由几毫米至几厘米的石英细脉或云母细脉平行产出,WO3品位:细脉0.20%~0.60%,脉带0.05%~0.10%,也是找矿标志带。发育在地表1045m标高至965m中段。

一般认为,矿脉在大脉带的脉幅,等于上部薄脉带的脉陆尘幅之和,也等于细脉带或线脉带的脉幅之和。纵剖面结构 纵部面上,脉状钨矿呈近于对称的正扇形,具“五层楼”分带,其与一般脉状矿体出现的椭圆形具有很大的差异。

矿体大小主要与岩体中含钨石英脉的含脉率高低有关,矿体内含钨石英细脉走向以北东(30°~50°)和北西西(280°~310°)两组为主,均呈陡倾产出。已知东源岩体中南部白钨矿体有两层。矿石品位中等偏富,矿床规模大型。

—含金石英脉;2—石英细脉;3—砂质板岩;4—凝灰质岩;5—岩石界线;A—泥质板岩;B—条纹状砂质板岩;C—沉凝灰岩或凝灰质硅质岩、硅质板岩 复脉带型是由多条矿脉组成脉带,各脉体或平行密集,或主副脉斜交,或呈链索交错(图4-12)。

可能感兴趣的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