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合物A和B互为同分异构体,分子式是C6H12,它们在室温下都能使溴的四氯...

1、化合物A和B的分子式是C6H12,说明A和B为烯烃或环烷烃。由于A可以被酸性高锰酸钾氧化,而B不能,可以判断出A烯烃,B是环烷烃。根据A与溴化氢反应的产物,可以得知A应该是3-甲基-2-戊烯或2-乙基-1-丁烯。B是环烷烃,且能与溴化氢反应生成3-甲基-2-溴戊烷,说明B是1,2,3-三甲基环丙烷。

2、与环己烷互为同分异构体分子式为C6H12,能使溴的四氯化碳溶液褪色的是含有一个双键的烯烃。其中六个碳原子位于一条直连上的结构有三种。带有一个支链的有六种 带有两个支链的有三种。

3、根据所给信息,化合物A分子式为C6H12,它能够使溴的四氯化碳褪色,这说明它是不饱和化合物。同时,它的产物为外消旋体,没有旋光性,说明它是一个不对映体化合物。根据C6H12的分子式,它可能是很多种不同的化合物,比如烯烃、环烷烃等。但是由于它能够使溴的四氯化碳褪色,可以推测它是一个烯烃。

4、分子式可知含一个不饱和度,又知不含支链,不含C=C。A 含OH,一个环,说明为环己醇;B、C、D、都含C=O双键,B含醛基,说明为己醛;C含酮羰基且连一个甲基,说明为甲基丁基酮;D就只有一种可能了。结构见下图。

5、分子式为C6H12的有机物,若能使溴水和酸性高锰酸钾褪色 则有不饱和键 且PMR(质子核磁共振)谱中只有一个信号 则高度对称 烷烃的通式是CnH2n+2,分子式为C6H12则只有一条双键。

开环反应断键位置

开环反应断键位置:键的断裂总是发生在含氢最多和含氢最少的两个碳原子之间。环丙烷的话,一般都是含H最多的C与含H最少的C之间的单键断开,比如1,1,2-三甲基环丙烷和HCl加成,产物是2-甲基-2-氯丁烷。

三元环和四元环是小环,性质比较活泼,易发生环体系键的断裂,形成链状结构,这也是一种加成反应,加法符合马氏规则,在什么位置上发生键的断裂呢,键的断裂总是发生在含氢最多和含氢最少的两个碳原子之间。

甲基环丙烷和氢气和溴水反应,都是加成反应,三元环张力大,能发生开环加成反应,但是开环断键的位置有两种。由于,这两个反应的机理不一样,导致断键位置不同:和H2,得到的是(CH3)2CHCH3,即断键在环上不连甲基的两个C之间,CH2-CH2之间,以得到支链化合物最稳定。

而当甲基环丙烷与溴水反应时,由于是亲电加成反应,断键位置则位于环上连有甲基的两个碳原子之间,即CH2-CH之间。最终产物为BrCH2CH2CHBrCH3,这里反应机理的不同导致了产物结构上的显著差异。

环丙烷能使高锰酸钾褪色吗?

环丙烷不能使高锰酸钾褪色。环丙烷虽然具有不饱和度,但不能像烯烃这样可以使高锰酸钾溶液褪色,所以可以用高锰酸钾溶液进行鉴别,能褪色的是丙烯,不能褪色的是环丙烷。能使高锰酸钾酸性溶液褪色的物质有:(1)含有碳碳双键、碳碳叁键的烃和烃的衍生物、苯的同系物。

环丙烷不能使高锰酸钾褪色,环丙烷是无色易燃气体,有石油醚的气味,相对密度0.720(-79/4℃),标准状况下重879克/升,熔点-126℃。高锰酸钾为黑紫色、细长的棱形结晶或颗粒,带蓝色的金属光泽;无臭;与某些有机物或易氧化物接触,易发生爆炸,溶于水、碱液,微溶于甲醇、丙酮。

环丙烷不能使高锰酸钾褪色。烷烃除了燃烧都很难发生氧化反应。环丙烷是一种无色易燃气体,带有石油醚的气味,分子式为C3H6;稍溶于水,溶于乙醚、乙醇等有机溶剂;在0.4~0.6兆帕(4~6大气压)下可液化;可以与空气形成爆炸性混合物,爆炸极限4%~3%。环丙烷性质不稳定,易变为开链化合物。

三甲基环丙烷稳定吗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