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N-亚甲基双丙烯酰胺,白色粉末状结晶。无气味,吸湿性极小。对光敏感。遇高温或强光则自交联,微溶于水,溶于乙醇。水中溶解度:3 g/L (25°C),水溶液可因水解而形成丙烯酸和氨。
N,N-亚甲基双丙烯酰胺是一种化学物质,其分子式为C7H10N2O2,对应的分子量为1517克/摩尔,CAS注册号为110-26-9。该物质的纯度非常高,达到了90%,呈现出白色结晶粉末的外观。它具有良好的溶解性,能够轻易溶于水,同时也能在乙醇和丙酮等有机溶剂中溶解。
N,N-亚甲基双丙烯酰胺,也被称为N,N-甲叉双丙烯酰胺、次甲基双丙烯酰胺、N,N-甲撑双丙烯酰胺,化学名称为N,N-Methylenebisacrylamide。在英文中,它还有其他名称,如Diacrylamidomethane、Ultra Pure Molecular Biology Grade N,N-Methylene-bis-acrylamide等。
溶于。根据查询化学成分表得知,nn亚甲基双丙烯酰胺属于白色粉末状结晶,无气味、吸湿性极小、对光敏感,所以遇高温或强光则自交联,微溶于水,溶于甲醇。
不起反应。根据查询相关资料显示,丙烯酰胺和甲醇都是属于一种有机化合物,丙烯酰胺可以溶解于甲醇,是不起反应的,两个化合物融合后是没有反应的,没有新的物体生成。
丙烯酰胺是一种有机化合物,化学式为C3H5NO,具有无色透明的结晶或粉末,无嗅,纯品无色,有甜味。它不溶于冷水,可溶于热水、甲醇、乙醇、硫酸等。详细资料如下:丙烯酰胺的分子式中的氮原子具有部分负电荷,因此具有极性,是高化学活性的化合物。
闪点110 °C熔点57~58 °C沸点120℃(07 kPa),93~100℃(133 ~40.0 Pa)相对密度0.998(60 °C)白色或微黄色片状结晶,熔融后无色。
二甲基二烯丙基氯化铵 溶于水、甲醇和冰醋酸,丙烯酰胺能溶于水、乙醇、乙醚、丙酮、氯仿,不溶于苯及庚烷中,在酸碱环境中可水解成丙烯酸.而生成的大分子聚合物(白色絮状),应该不溶于甲醇,所以,应该是P(AM/DADMAC)(二者易共聚)。
1、N,N-亚甲基双丙烯酰胺,白色粉末状结晶。无气味,吸湿性极小。对光敏感。遇高温或强光则自交联,微溶于水,溶于乙醇。水中溶解度:3 g/L (25°C),水溶液可因水解而形成丙烯酸和氨。
2、N,N-亚甲基双丙烯酰胺是一种化学物质,其分子式为C7H10N2O2,对应的分子量为1517克/摩尔,CAS注册号为110-26-9。该物质的纯度非常高,达到了90%,呈现出白色结晶粉末的外观。它具有良好的溶解性,能够轻易溶于水,同时也能在乙醇和丙酮等有机溶剂中溶解。
3、“N,N-亚甲基双丙烯酰胺”的化学结构图如下所示:两个N一个没有一撇,一个有一撇,指代两个不同的氮原子,意思是丙烯酰胺是连接在不同的氮原子上的。如果不对氮原子位置做区分,那么,两个丙烯酰胺基也可能连接在同一个氮原子上,我们就无法区分这两种物质了。
4、作为一种高吸水性树脂和堵水剂,N,N-亚甲基双丙烯酰胺在水处理和环保领域也有其独特应用。在混凝土添加剂中,它能增强混凝土的强度和耐久性;在醇溶性感光尼龙树脂和纸张强化剂中,它提升材料的性能,提高纸张的坚韧度和印刷效果。
5、N,N-亚甲基双丙烯酰胺(MBA),也称为甲撑双丙烯酰胺,是一种多功能的化工原料,具有广泛的应用领域。以下是它的主要用途:在油田开采中,MBA被用于生产压裂液和堵水调剖剂。作为交联剂,它能在钻井过程中用于生产注水井堵水剂。
“N,N-亚甲基双丙烯酰胺”的化学结构图如下所示:两个N一个没有一撇,一个有一撇,指代两个不同的氮原子,意思是丙烯酰胺是连接在不同的氮原子上的。如果不对氮原子位置做区分,那么,两个丙烯酰胺基也可能连接在同一个氮原子上,我们就无法区分这两种物质了。
N,N-亚甲基双丙烯酰胺,也被称为N,N-甲叉双丙烯酰胺、次甲基双丙烯酰胺、N,N-甲撑双丙烯酰胺,化学名称为N,N-Methylenebisacrylamide。在英文中,它还有其他名称,如Diacrylamidomethane、Ultra Pure Molecular Biology Grade N,N-Methylene-bis-acrylamide等。
甲叉双丙烯酰胺,中文别名 N,N-亚甲基二丙烯酰胺;N,N-亚甲基双丙烯酰胺;甲叉双丙烯酰胺;N,N′-亚甲基双丙烯酰胺;N,N-甲叉双丙烯酰胺;N,N-甲撑双丙烯酰胺;次甲基双丙烯酰胺;亚甲基双丙烯酰胺。
1、基本原理:聚丙稀酰胺是由丙稀酰胺(acrylamide)和N,N-亚甲基双丙稀酰胺(N,N’-methylenebisacrylamide)经共聚合而成。此聚合过程是由四甲基乙二胺(tetramethylethylenediamine,TEMED)和过硫酸胺(ammoniumpersulfate,AP)激发的。
2、以N 乙烯基吡咯烷酮(NVP)为单体、N,N 亚甲基双丙烯酰胺(BIS)为交联剂、过硫酸铵(APS)为引发剂,在聚乙烯醇(PVA)水溶液中原位聚合制备了半互穿网络结构(semi IPN)的复合聚合物, 并用红外光谱、表面接触角、吸水率以及拉力测试对材料的结构和性能进行了表征。
3、SDS-PAGE凝胶电泳原理是聚丙烯酰胺凝胶是由丙烯酰胺和交联剂N,N’一亚甲基双丙烯酰胺在催化剂过硫酸铵,N,N,N’,N’四甲基乙二胺作用下,聚合交联形成的具有网状立体结构的凝胶,并以此为支持物进行电泳。
4、交联剂通常由具有多个官能团的化合物构成,例如有机二元酸、多元醇等,或者是内部拥有多个不饱和双键的分子,如二乙烯基苯、二异氰酸酯(如N,N-亚甲基双丙烯酰胺,简称MBA)等。
5、此外,N,N-亚甲基双丙烯酰胺在聚合反应中也有显著作用,特别是在丙烯酸和丙烯酰胺的反应中,作为高效交联剂,能够促进反应的进行,提高产品的性能和稳定性。在石油工业中,它在油田压裂液的配方中扮演着关键角色,帮助改善油井的开采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