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法一:以二甲苯胺为原料,经亚硝化,还原而得,工艺过程:(1)亚硝化 将稀盐酸及二甲基苯胺搅匀冷却至5℃以下,加亚硝酸钠溶液进行亚硝化,加毕,放置,过滤结晶,用1:1盐酸洗,再用盐酸与酒精的混合液再洗涤一次,抽干,得亚硝化物。
将铁粉投入盐酸中,加热至90℃,搅拌下加入对硝基苯胺。加毕,于95-100℃反应0.5h,然后再滴加浓盐酸,使还原反应完全。冷却后,用饱和碳酸钠溶液中和至PH7-8,煮沸后趁热过滤,用热水洗涤滤饼。将滤液与洗液合并,减压浓缩,冷却结晶或减压蒸馏,得对苯二胺,收率95%。
N,N-二乙基对苯二胺是一种重要的化工原料,它的中文名称为N,N-二乙基对苯二胺,而其英文名称为N,N-diethyl-p-phenylenediamine。其分子结构独特,所有苯环C原子采用sp2杂化轨道形成σ键,而其他C、N原子则以sp3杂化轨道形成σ键,形成稳定的分子结构。
’-二氨基二苯醚(ODA)为第三单体与对苯二甲酰氯(TPC)、对苯二胺(PPD)进行了三元共缩聚改性,研究PPTA的低温溶液共缩聚合成规律,制备出一系列高相对分子质量的溶于N-甲基吡咯烷酮/氯化钙(NMP/CaCl_2)的芳香族聚酰胺。
中文名称】N,N-二甲基对苯二胺 【英文名称】N,N-dimethyl-p-phenylenediamine 【结构或分子式】分子结构:所有苯环C原子均以sp2杂化轨道形成σ键。其它C、N原子以sp3杂化轨道形成σ键。【密度】036 【熔点(℃)】37 【沸点(℃)】257 【性状】纯品针状晶体,工业品为浅红紫色晶体。

1、盐酸二甲基对苯二胺试验的原理是使生成玫瑰红色到暗紫色的醌类化合物。根据查询相关信息显示氧化酶使细胞色素C氧化后,氧化型细胞色素C再使盐酸二甲基对苯二胺氧化,使生成玫瑰红色到暗紫色的,醌类化合物,再和a-萘酚结合,生成吲哚酚蓝,呈蓝色反应,为阳性。
2、原理:氧化酶(细胞色素氧化酶)是细胞色素呼吸酶系统的最终呼吸酶。具有氧化酶的细菌,首先使细胞色素C氧化,再由氧化型细胞色素C使对苯二胺氧化,生成有色的醌类化合物。(2)试剂:1%盐酸四甲基对苯二胺或1%盐酸二甲基对苯二胺。
3、%盐酸二甲基对苯二胺溶液:少量新鲜配制,干冰箱内避光保存。1%α-萘酚-乙醇溶液。试验方法:取白色洁净滤纸沾取菌落。加盐酸二甲基对苯二胺溶液一滴,阳性者呈现粉红色,并逐渐加深;再加α-萘酚溶液一滴,阳性者于半分钟内呈现鲜蓝色。阴性于两分钟内不变色。
4、nn二甲基对苯二胺盐酸盐变黑是因为发生了氧化反应。N,N-二甲基对苯二胺二盐酸盐是一种化学物质,适用于过氧,两者发生反应对苯二胺盐酸盐长时间放置会逐渐发黑。
5、胺基容易得到质子显碱性,其实就是胺基结合了氢离子。
6、铁矿石试样经盐酸溶解后,其中的铁转化为Fe3+。在强酸性条件下,Fe3+可通过SnCl2还原为Fe2+。Sn2+将Fe3+还原完毕后,甲基橙也可被Sn2+还原成氢化甲基橙而褪色,因而甲基橙可指示Fe3+还原终点。Sn2+还能继续使氢化甲基橙还原成N,N-二甲基对苯二胺和对氨基苯磺酸钠。
1、中文名称:N,N-二甲基对苯二胺英文名称:N,N-dimethyl-p-phenylenediamine分子结构:所有苯环C原子均以sp2杂化轨道形成σ键。其它C、N原子以sp3杂化轨道形成σ键。
2、⑴可燃性:⑵弱碱性:因为有氨基,因此有弱碱性。⑶还原性:氨基具有还原性易被强氧化剂氧化。⑷取代反应:苯环受氨基的影响使苯环上氨基的邻对位上的氢的活泼性增强,易被取代。
3、对苯二胺对人体危害:不易因吸入而中毒但口服毒性剧烈。有很强的致敏作用,可引起接触性皮炎、湿疹、支气管哮喘,对人体有致癌作用。2017年10月27日,世界卫生组织国际癌症研究机构公布的致癌物清单初步整理参考,对苯二胺在3类致癌物清单中。
4、可燃性。(2)弱碱性:因为有氨基,因此有弱碱性。(3)还原性:氨基具有还原性易被强氧化剂氧化。(4)取代反应:苯环受氨基的影响使苯环上氨基的邻对位上的氢的活泼性增强,易被取代。(5)加成反应。 有毒,其毒性与邻苯二胺基本相同。家兔口服致死量250mg/kg。详见“邻苯二胺”。
5、亚胺-N上的氮原子的价状态是SP2杂化。此外,本征态聚苯胺可视为对苯二胺单元和醌二亚胺单元的共聚物。本征态聚苯胺可通过化学或电化学方式掺杂得到杂态聚苯胺,这种掺杂态聚苯胺可随掺杂率的不同而有不同的电导率,而且可以通过碱或电化学方法进行反掺杂,这种掺杂-反掺杂是可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