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基丙烯酸乙酯危险特性

甲基丙烯酸乙酯具有显著的危险特性,首要的隐患在于其易燃性质。当其蒸气与空气混合,达到一定比例时,便可能形成极具爆炸风险的混合物。在暴露于明火或高温环境下,这种化合物极有可能引发剧烈燃烧和爆炸事故。

危险特性: 易燃,其蒸气与空气可形成爆炸性混合物,遇明火、高热能引起燃烧爆炸。在受热、光和紫外线的作用下易发生聚合,粘度逐渐增加,严重时整个容器的单体可全部发生不规则爆发性聚合。其蒸气比空气重,能在较低处扩散到相当远的地方,遇火源会着火回燃。有害燃烧产物: 一氧化碳、二氧化碳。

危险特性:易燃,遇明火、高热或与氧化剂接触,有引起燃烧爆炸的危险。容易自聚,聚合反应随着温度的上升而急骤加剧。若遇高热,可能发生聚合反应,出现大量放热现象,引起容器破裂和爆炸事故。燃烧(分解)产物:一氧化碳、二氧化碳。甲基丙烯酸甲酯:健康危害 侵入途径:吸入、食入。

甲基丙烯酸乙酯毒理学资料

甲基丙烯酸乙酯的急性毒性研究表明,其口服半数致死量(LD50)为14800毫克/公斤,对于大鼠而言。而在吸入条件下,3小时内使大鼠致死的浓度(LC50)大约是15400毫克/立方米。对于人体,估计的致死剂量经口摄入约为4克/公斤。

健康危害:对呼吸道有刺激性,高浓度吸入引起肺水肿。有麻醉作用。眼直接接触可致灼伤。对皮肤有明显的刺激和致敏作用。口服强烈刺激口腔及消化道,可出现头晕、呼吸困难、神经过敏。毒理学资料及环境行为 毒性:属低毒类。

急性毒性LD50:14800mg/kg(大鼠经口)LC50:8300ppm(大鼠吸入,4h)刺激性: 暂无资料其他:大鼠腹腔最低中毒剂量(TDLo):735mg/kg(孕5~15d用药),致胚胎毒性。

毒性:鼠经口LD50为11000mg/kg。

二甲基丙烯酸乙酯结构式

1、甲基丙烯酸乙酯(英文名称Ethyl Methacrylate,别称 乙基-2-甲基-2-丙烯酸酯 异丁烯酸乙酯 甲基丙烯酸乙酯)在常温常压下是一种无色有机液体,化学式C6H10O2,分子量1114,分子结构 ,是一种带有不饱和烃基的酯类有机物。具有急性毒性。

2、化学式不同:丙烯酸酯化学式: CH2=CHCOOR 丙烯酸化学式:CH2=CH-COOH用途不同:丙烯酸:是最基本的化工原料,一般不能用在精细化工的终端产品上,具有很强的酸性,腐蚀性接近盐酸,一般用来合成丙烯酸酯类化合物。

3、甲基丙烯酸甲酯的化学式为C5H8O2,分子量达到100.12,它是一种关键的有机化学品,通常称为MMA或甲甲酯。 这种化合物是生产聚甲基丙烯酸甲酯(通常称为有机玻璃或PMMA)塑料的主要单体,在工业中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

可能感兴趣的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