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录:

已知某烃的分子式为C13H12,分子中含有两个苯环,则其可形成结构简式为...

1、两个苯之间 一个ch2 2。萘 旁边连一个乙基 3。

2、两个支链的情况下,支链为-CH3和-CH=CH2,刚才说了,萘上两种不同位置,1位置和2位置。先用-CH3占1,确定7个不同位置,就是7种分子;再用-CH3占2,确定7个不同位置,又是7种分子。则萘衍生物有7+7=14种分子。综合全部,总共是4+4+14=22种分子。

3、H6单元84mg,氧8mg 分子最简式=[C5H6](84/84)O(8/16)=C13H12O 分子量184,即分子式为C13H12O 根据化学性质说明具有酚羟基,可能性很多。简式:HO—C6H4—CH2—C6H5或HO—C6H4—C6H4—CH3以及HO—C6H3(—CH3)—C6H5。由于苯环双取代和三取代有不同的位置关系,所以结构很多。

4、所以说一种好懂的方法。CnHn+2是烷烃的分子通式,你看看碳原子数,然后算出它比同碳数的烷烃少多少氢,然后除以2,就说明这个物质有多少不饱和键。一个苯环需要4个不饱和键,双键需要一个,三键需要2个,所以你的题目需要4+2X1+2=8不饱和键。

一个n能不能连俩个甲基

1、N表示氮原子,表明有两个甲基与氮原子相连,下图为N-二甲基亚硝胺的结构式。

2、具体到n,n-二甲基苯胺,其结构特点是氮原子上的两个氢原子被两个甲基所取代,形成了二甲氨基。这个二甲氨基通过氮原子与苯环上的一个碳原子相连。因此,在书写其结构式时,我们需要在苯环的一个碳原子上连接一个二甲氨基,以准确反映其分子结构。

3、在有机化学的命名上,在端部处 n 表示某个基团的个数,而在中间的话,表示基团的重复数量。比如:(CH3)2-CH-COOH 在端部,有 2个 甲基(CH3-) 都连接在 -CH- 基上 CH3-(CH2)11-(C6H4)-SO3Na 在中间,有 11 个 亚甲基(-CH2-)“串联”在一起。

4、三甲基基胺。一个氮原子连接了三个甲基官能团,因此称为三甲基基胺,它是一种无色液体,在有机合成中常用作溶剂和还原剂。

基团大小判断,顺序相同,一个c上连俩个甲基和一个c上连一个乙基,基团大...

1、以下面这个化合物为例,先编甲基为3,3-二甲基-4-乙基己烷,先编乙基为4,4-二甲基-3-乙基己烷,取代基的编号之和,前者小于后者,所以选择前者。

2、最优基团次序规则,也称为基团优先次序规则,是由双键碳上直接相连的两个原子的原子序数的大小来决定,原子序数大者为优。如果原子序数相同时,需要比较其结构。一般来说,含有双键或三键的基团优先级高于只含单键的基团。例如,烯基(-C=C-...)的优先级高于烷基(-CH-)。

3、例如,甲基(-CH3)、乙基(-C2H5)和正丙基(-CH2CH2CH3)的比较,首先看首碳原子,相同,接着是连接的氢原子,甲基和乙基多一个,所以乙基大;正丙基的第二个碳原子比甲基和乙基多一个,所以正丙基最大。当基团中含有双键或叁键时,这些键可以视为两个或三个单键,以此来决定顺序。

4、首先需要根据基团在分子中的位置和类型来确定其命名顺序,然后再按照一定的规则组合起来,构成有机化合物的名称。有机化合物的基团可以分为两大类,一类是主链上的基团,另一类是副基团。主链上的基团通常会被列在名称中的最前面,而副基团则会按照一定的顺序排列,以体现它在分子中的位置和类型。

5、你这个化合物是有手性C的化合物,命名时要用到R\S规则,即将手性中心C上连接的四个基团中最小基团远离你,对剩下的三个基团由大到小画圈,顺时针为R,逆时针为S。这里的比较大小,要用到次序规则。

化学命名问题。

1、根据IUPAC的命名规则,顺丁烯酸的名称基于碳链的长度和双键的位置。由于这个分子中有5个碳原子,所以它是一种五碳酸。由于双键的位置是在第2和第3个碳原子之间,所以它是3-丁烯酸。因此,这个化合物的IUPAC名称是3-丁烯酸,化学式为CH3-CH2-CH=CH-COOH。

2、首先是看Z,也就是说优势取代基在同一侧,看这几个结构的双键,除了D以外,其他都符合。然后是5号位的立体构型判断,其中A是R构型,B是S构型,C是S构型。所以B和C是对的。

3、这属于有机物命名的最基础的知识,选主链要求最长最多,并命名主链。

4、当有机化合物含有多个官能团时,要以最优先的官能团为主官能团,其他官能团作为取代基。因为氨基比卤原子比烷基优所以氨基是主官能团。卤原子和甲基作为取代基。因逆时针甲基位次最低氯位次不变所以逆时针编号。因甲基比氯优先次序低所以命名时先列出甲基再列出氯最后列出主体加官能团。

萘上连两个甲基
回顶部